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KibronLB膜分析儀研究自組裝肽在制造定制螺旋狀納米結構中的應用
> Delta-8使用新方法測試CMC,而不是表面張力測試法——方法
> 咪唑類離子液體對不同煤塵潤濕性能的影響規律(上)
> 不同質量濃度瀝青質溶液界面張力、界面剪切黏度及粒徑分布圖【上】
> 新制備的緩沖氧化物蝕刻液兼具高潤濕性和較小的表面張力
> 裂縫性水封氣藏解封過程中潤濕反轉劑濃度、氣水界面張力變化(四)
> 溫度、表面張力的變化勢對土壤的收縮開裂的影響
> 如何用界面張力儀測定磷脂溶液的表面張力等溫線【Wilhelmy吊片法原理篇】
> 泡泡消煙原理,不同質量分數堿劑發泡液表面張力的測試結果
> ?液層模型:微重力條件下界面張力梯度驅動對流基本流動規律【研究成果】
推薦新聞Info
-
> 全氟庚烷端基聚丙烯酸(FPAA)合成方法及水溶液表面張力測定
> 純聚苯胺LB膜和聚苯胺與乙酸混合的LB膜制備、NO?氣體敏感特性研究(下)
> 純聚苯胺LB膜和聚苯胺與乙酸混合的LB膜制備、NO?氣體敏感特性研究(上)
> 不同相對兩親面積的Janus顆粒在油氣表面性質和泡沫性能對比(三)
> 不同相對兩親面積的Janus顆粒在油氣表面性質和泡沫性能對比(二)
> 不同相對兩親面積的Janus顆粒在油氣表面性質和泡沫性能對比(一)
> 氣凝膠的合成方法及干燥方法一覽
> 表面活性劑對?納米碳纖維CNFs在水性體系中分散性的影響(二)
> 表面活性劑對?納米碳纖維CNFs在水性體系中分散性的影響(一)
> 納米熔鹽形成機理、表面張力測定及影響因素研究(三)
基于微通道內表面張力控制和驅動的分析新方法研究
來源:劉江疆 瀏覽 1373 次 發布時間:2022-10-27
微流控芯片技術以其高通量、低消耗、快速分析等特點在生化分析、醫療診斷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降低微流控芯片的加工和使用成本,簡化儀器設備的需求,將其更好地應用于現場檢測是本論文力求解決的關鍵問題。
本論文以微通道內的表面張力作用為核心,提出了五種分析新方法,對微通道內的各種操作與驅動技術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種在微通道內測定液體表面張力的新方法,僅使用15微升的樣品在一分鐘內即可測定多組平行數據,同時能夠進行變溫條件下的表面張力測定。對七種有機溶劑的測定結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較高的準確度(0.4-6.4%)和精密度(RSD2%,n=9)。設計了一種新型的進樣口,利用表面張力的作用在微通道內生成體積可控(74-576
nL)的均一液滴(RSD0.56%,n=70),避免了載液的使用和流速對液滴狀態的影響。同時實現了微通道內液滴的融合和液滴內試劑的高速混合,利用兩種控制液滴運動的手段,在1秒內實現試劑的完全混合。
利用表面張力控制聚苯乙烯微珠的自組裝,將其用做模板通過軟光刻法加工陣列式芯片用于單細胞的研究。加工模板時間少于十分鐘,具有結構尺度可調的優點,適合固定各種尺寸的細胞用于單細胞研究。建立了一種使用光刻法在微通道內加工凝膠微結構固定生物分子和細胞的方法。使用表面張力進樣技術進行了微通道內的生化分析,對DNA分子的檢測限達到1
pM。利用熒光顯微鏡精確控制激發光,實現了微通道內單細胞的選擇性捕獲與研究,操作簡便且固定細胞速度較快(5 s)。
發展了紙基微流控芯片技術,將其成功的應用在質譜的常態離子化檢測中,能夠對肽和蛋白質等各種分子進行直接檢測,檢測限達到ppb級。利用紙基微流控芯片對復雜樣品的前處理能力,實現了對血液和尿樣中藥物和毒品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具有樣品消耗少(1μL),檢測速度快(1
min),準確度高等優點。同時還實現了樣品的預分離和在線衍生化的應用。